2.嬰兒期的身體發展或身體健康決定於兩個因素:a.遺傳因素 b.環境因素
3.孕婦吸菸為胎兒所造成的影響:a.早產 b.死胎 c.嬰兒死亡
◎孕婦吸菸之所以危害胎兒發育,基本上是由於菸草中含有尼古丁和一氧化
碳兩種化學物質,經由母親血液及子宮內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時,會阻礙胎兒
也一氧氣的供應量。直接影響是導致心跳加速,間接會致使胎兒體內新陳代
謝功能減弱,影響其生長。
4.孕婦喝酒為胎兒所造成的影響:胎兒酒毒徵候群(即大腦功能受到傷害),主
要癥狀是:
(1)頭小、大腦體積小、心智能力不足.
(2)兩眼距離近、上唇薄、鼻樑低.
(3)動作遲鈍,缺乏機警反應.
5.嬰兒的視覺一出生就會有,但是卻較成人差一點,必須要等到兩三歲以後
才 可以達到成人視覺的程度。而聽覺也是以生俱來的,當嬰兒突然聽到大聲
的聲時,會有兩手抖動和呼吸急促的反射動作。這種反射現象稱為莫洛反射
(Mora reflex),並且聽敏度已經接近成人。而初生嬰兒的味覺(甜味)跟嗅覺
(阿摩尼亞、母親氣味)都已發展完備。
◎ 除了視覺以外,嬰兒的感覺皆已經接近成人。其一為敏視度不若成人,其
二為明視距離小於成人(約20:200)
6.嬰兒期的動作發展三模式(出生到三週歲期間):
a.首部到尾端的發展 b.軀幹到四肢的發展 c.整體到特殊的發展
7.兒童動作發展的重要關鍵:
◎獨立行走:25%--11個月;50%--12個月;90%--14又1/2個月
8.四點母奶優於瓶奶的理由(P58):
a.罹患傷風過敏者較少b.營養均衡 c.額部關節及肌肉發展 d.建立信任依附感
9.學前兒童(preschool children):嬰兒期過後三至六歲,是個體身心發展最
重要的階段。
10.人類身體的重要部分及器官組織,一般在20歲以前即發展成熟。而學前兒
童的身體發展中,腦與頭的發展是發展速度最快的。(見圖2-2 P59)
11.對兒童而言,動作與技能活動的本身,就是他的目的;他從活動本身即獲
得滿足,此外並無所求(學走路)。
12.父母在教養學前兒童時,家中環境的設置必須遵守兩個原則的:
a.遵守兒童動作發展的順序與能力
b.重視兒童的興趣,只設置適於兒童發展程度的活動場所
13.學前兒童較易發生身體健康的問題:a.食物營養的考慮 b.肥胖問題
14.學前兒童動作技能發展模式:

15.兒童常看電視導致肥胖的三大原因:
a.看電視過多而沒進行戶外運動 b.邊看電視邊吃飯(正餐或零食) c.食品廣告
16.學齡兒童(school children):6~12歲,前半期男女成長速度一樣緩慢,
到了後半期,女生的成長速度較男生快(一歲左右)。
17.學齡兒童的身體健康問題除了學齡前兒童的肥胖問題外,還多了一個近視
的問題(台灣素有近視王國之稱)。
18.個體身體發展達到生理成熟階段,視為青春期(puberty),因此青春期
的重要關鍵,在於生殖能力的產生。
19.青春期的兩個主要生理特徵:
a.主性徵(第一性徵):生殖系統成熟
b.次性徵(第二性徵):男性長鬍鬚,女性乳房隆起等
20.男女生身高發展接近頂峰的年齡,大約相差一年;男生平均在18歲左右,
女生則平均在16歲左右。而女生體重發展平均在16歲穩定,男生平均在19歲
穩定。
21.青少年身體發展的突然改變,正代表著幼稚期的結束和成熟期的開始。
22.在心理學上,青年期一詞的界定並不以年齡為標準,而是指自個體身體成
熟到心理成熟的一段期間。
23.女生青春期較早(11~14歲之間),男生較晚(12~15之間),而青春期時身
高快速增加,我們稱為青春期生長陡增(puberty growth spurt),或簡稱生
長陡增。
24.女性以月經初潮作為青春期開始的標準,男性的青春期開始於睪丸能產生
精子,但男性的青春期開始的年齡較難認定(夢遺)。
25.人類青春期的開始年齡較百年前提早了四年,也引起了兩個教育問題:
a.身心失恆導致青少年情緒困擾 b.兩難情況下性教育推行不易
26.心理學家霍爾指稱青年期為狂飆期(storm and stress period),在說明青年
人情緒不穩,爆起爆落的兩極特徵。主要是由於青春期開始後性生理成熟所
產生的性驅力(性衝動),無法獲得滿足,而理性發展未成熟無法克制或化解,
因而身心失恆而造成情緒困擾。
27.
(a)現今青少年因身心發展失衡所導致的情緒困擾問題,可能是形成現今社
會青少年偏差行為中與兩性關係有關問題的主要原因。
(b)現今新生代身體成熟提早而心理成熟延後所導致的性行為問題,有害於身
心發展及未來婚姻問題,造成家庭及學校教育的負擔。
28.性教育不易推行的原因:
(1)大家對性教育的理念及對於性教育的內容缺乏共識。
(2)性教育不應該狹義的視為性生理知識的傳授,應廣義室為生活教育或人格
教育,但在學校推行此教育方式未必配合時下青少年心理上的需求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